EP569 | 🐦🔥
節目金句
- 「有些底線是不能夠讓的,就是你不要吞下去,你不要說你一直忍一直忍一直忍,然後等到哪一天爆炸。」
- 「千萬不要玩弄別人的感情,這個真的非常重要,當你今天覺得不行了,那你就是應該把它喊停喔,千萬不要去拖。」
- 「有時候就是時間還沒到而已啊。有時候就是說,當你可能在產業的知識累積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呢,你要訓練的是你的耐心,因為不一定大家馬上會看懂,大家都要等到市場有共識了喔,大家看到欸,這個大家買單、大戶買單,然後就全部就跟著衝上去。所以有時候是那個契機要對啦。」
- 「你要追求卓越,你不可能有 balance 啊,你要犧牲的,兄弟,你要犧牲的,好不好?」
- 「我覺得如果要用兩個字講完的話:韌性。好像就是,都是有極高韌性的人,是這一些所謂的頂流人士啊。」
- 「現在會比較偏向說,就是有些左側的東西,你也是敢直接進去蹲,蹲到爆,因為你就知道說你會贏,你贏的機率是偏高,所以你就敢,那可能就是你熟了嘛,所以你也不太屌線型,甚至你自己本身就是線型」
Mind Map
提及股票
三句話總結
- 台股市場近期強彈,呈現區間盤整,美股納斯達克創新高,市場進入健康輪動階段。
- HVDC (高壓直流電) 成為 AI 伺服器新焦點,帶動台股電力相關族群,如台達電、光寶等。
- 台股軟體股出現族群性成長,特別是針對半導體等利基市場的 AI 應用具潛力。
投資建議
- 癌大強調選擇具熱情、理想與聰明的創辦人投資,心態上要願賭服輸,不干涉經營,把它當作興趣或支持理想。
- 預期市場仍可能出現修正,需保持警戒。
- AI 伺服器高耗電將帶動 HVDC 相關供應鏈,包括台達電、光寶、重電電網、功率半導體 (如 GaN、SiC)、BBU (電池備份單元) 產業發展,美股可觀察英飛凌等功率半導體廠商。
- 市場共識認為台股 AI 基礎建設成熟後,成長動能可能轉向軟體,需關注新題材。
- 台股軟體股具低估值優勢,選擇營收年增高於市場預期、具利基市場競爭力的公司。
- 投資軟體股應避免消費性 AI agent,聚焦利基市場解決方案,尤其是半導體檢測軟體等客戶願付高價的領域。
- 市場輪動健康時要保持耐心,聚焦基本面強、具成長題材且不追高的個股。
- 判斷公司是否真正受惠於新趨勢,如 AI,關鍵:年營收成長要顯著,且高於市場預期。
卡米地股東會
癌大參與卡米地股東會
- 癌大很高興能參加卡米地股東會,並遇到許多老朋友。
- 成為父親後,癌大選擇閉關不再公開露面。
- 不公開露面的原因包括:不喜歡看到自己和聽到自己的聲音。
- 認為流量是雙面刃,過度外部引流會引來「快樂寶貝」的指指點點和無意義的指教。
- 不希望花時間去解釋自己,認為太多人經營自媒體時陷入解釋自己的陷阱。
- 偏好自然的流量觸及,認為這樣對事業發展更健康。
- 癌大選擇低調,希望避開所有世間的麻煩。
對待感情事件的看法
- 癌大最近因股東會聽到風聲,惡補了一些八卦,但認為看八卦很消耗且時間有限。
- 不喜歡評論感情事件,因為容易「翻車」或無意間助長霸凌。
- 認為感情問題是雙向的,如同「一個銅板敲不響」。
- 強調「不愛了就放手」:當不喜歡一個人時,應直接、勇敢、果斷地結束感情,不要給予錯誤的希望或拖延,因為拖延本身就是一種傷害。
- 癌大分享自己過去處理感情的後悔,認為應該更真誠地面對自己和另一半。
- 避孕非常重要:男性應戴套,女性應認真看待,不尊重意願可報警。
- 生命的產生是重大且嚴肅的事情,為一時之快而製造生命會帶來一輩子的痛苦和後悔。
對 Stand-up Comedy 產業的看法與投資
- 癌大對各種產業都感興趣,特別喜歡 Stand-up comedy。
- 認為台灣 Stand-up comedy 仍處於前期發展階段,需要摸索。
- 投資卡米地喜劇俱樂部是抱持「反正會賠光」的心態,把它當作一種「other bets」,類似投資遊戲,不期待它會改變生活或現金流,更多是為了好玩和理想。
- 出乎意料的是,卡米地經營得非常好,財務狀況日益穩健。
- 癌大傾向投資「人的生意」:喜歡聰明、有理想、有熱情的創辦人或主導者。
- 作為股東,癌大強調「願賭服輸」,相信創辦人,不干涉經營,避免像過去經營旅館時股東意見過多導致問題。
- 希望台灣有更多有趣的產業能發展起來,早期卡位無論成功失敗都很有趣。
- 投資成功賺到的錢,癌大傾向於再投入,抱持「go big or go home」的心態。
近期市場
- 台股:以伊戰事結束後強彈,目前在區間震盪。
- 美股:納斯達克持續創新高。
- 癌大操作:因先前跌停經驗,採取保守策略,持現股為主,未加槓桿。
- 癌大喜歡目前健康輪動的多頭市場,有漲有跌才能區分操盤和選股實力。
- 預期市場仍可能出現修正,需保持警戒。
高壓直流電 (HVDC)
- HVDC 近期成為市場焦點,獲 Buyside、避險基金、研究報告關注。
- AI 伺服器耗電驚人,單機架功耗將從 120–140 kW 躍升至 MW 級,HVDC 因而被視為解方。
- 交流降壓過程損耗高,HVDC 可提升效率,類似電動車由 400 V 升級至 800 V。
- 美股:英飛凌,大型 IDM (整合元件製造商),一條龍設計與製造,可望受益 HVDC 成長。
- HVDC 台股受惠者:
- 台達電、光寶科等電力設備大廠,若因 HVDC 而上漲,有機會帶動台股。
- BBU (電池備份單元)、功率半導體 (GaN、SiC) 廠商具潛力
- Power rack 供應商、BBU (電池備份單元) 以及功率半導體 (如氮化鎵 GaN、碳化矽 SiC)。
- AEC 等線材廠的電源鞭 (Power Whip),也會因高電壓需求提高 ASP,成為受惠者。
- 癌大並非推薦買進,提醒:
- 檢視產品組合純度,確定能吃到 HVDC 趨勢。
- 若 AI 伺服器僅占少量營收,EPS 成長恐被稀釋。
- 相對偏好純度更高、專注 AI 電力供應鏈 (Power Rack、BBU) 的標的,槓桿效益更佳。
- 台灣供應鏈已啟動,美國能源股同步走強,核能板塊尤為突出。
- AI 伺服器高耗電恐引發缺電與電網升級,重電股 (如華城) 及電網概念股有望受惠 HVDC。
台股軟體股崛起
- AMD:股價強勢,但供應鏈查證未見新增訂單,需警惕市場是否已提前反應,或只是投機炒作。
- 市場共識指出台股表現可能落後美股,因台灣多屬 AI 基礎建設供應商,毛利率可能受壓。
- NVIDIA:供應鏈出現「煉蠱」現象,與蘋果類似,引進了更多的合作夥伴,新增廣達、緯創、鴻海等合作夥伴,AI 伺服器走向多供應商,導致價格下滑、毛利壓力上升。
- 基礎設施成熟後,市場焦點轉向軟體,台股若缺乏新題材恐失去炒作空間。
- 軟體業特點:營業槓桿高,初期投入後,後續營收成長快,營業費用率會下降,利潤增速快於營收。
- 美股:軟體已進入高估值階段,估值難懂。
台股軟體股
- 沉寂多時的軟體股近期有明顯動作。
- 癌大已執行兩波操作:第一波於年初崩盤前成功出場,第二波仍在進行中。
- 台股軟體估值仍偏低:營收成長率、EPS、營益率不差,估值僅為美股 1/10,若補漲至美股的 1/3 或 1/5,潛在獲利空間可觀。
- 台股軟體雖有補漲潛力,但勿期待與美股同等倍數。
投資軟體策略
- 避開消費型 AI agent:專注客戶願意付費的產品,因大型科技公司若提供免費或低價服務,小公司將難以競爭。
- 看好利基市場 (Niche market) 機會:
- 特別是進入門檻高的 B2B 領域機會較大,客戶難以進入,但有高預算,且願意為效率改善付費的產業。
- 例如:半導體廠導入 AI 驅動的感測器或檢測軟體,這些資本密集型企業重視良率,若能證明效益,將願支付高額訂閱費。
- 台灣一些具備壟斷性質或系統建置能力的軟體公司,可在導入 AI 後向客戶加收費用。
- 找到這類機會不易:需要內部人脈或產業深度了解,且初期缺乏公開案例,但一旦有成功案例出現,後續複製效應將提升投資機會。
- 觀察台灣製造業 (如半導體廠) 導入 AI 提升效率的案例,反推出美國是否也有類似的工業 AI 軟體或檢測硬體需求。
- 投資重點:關注營收年增快、利潤成長快、具壟斷性與高客戶黏著度的軟體公司。
QA
關於與爸爸的關係
- 與爸爸關係類似馬斯克與川普,爸爸在經濟上支持甚多,但在觀念上常有衝突,特別是處理愛犬後事方面,爸爸堅持集體火化,聽眾妥協但心痛,問癌大如何處理或面對。
- 癌大:
- 這位爸爸是「好爸爸」,但聽起來有些偏執。
- 經濟支持非常重要,但將所有精力放在賺錢上可能讓人變得「無情的賺錢機器」,失去人性。
- 父親的要求不一定都對,任何事都有討論空間,不應走向極端。
- 爸爸可能認為「你所有的一切都嘛是我給的,為何不聽我的?」這是核心原因。
- 面對此類情況,必須「踩住底線」,寵物就是一個底線。
- 爸爸堅持集體火化可能出於「為你好」的考量,希望你「let it go」,不要過度沉溺於悲傷。
- 不要一味忍讓到「爆炸」,應定期釋放情緒和表達想法,如同地震能量釋放。
- 雖然愛犬後事已成定局,但仍應直接與爸爸溝通你的感受。
- 若爸爸堅持己見,則下次需更堅定地守住底線,但需考量你仍依賴其資源,自身需足夠強大才有能力叫板。
關於娛樂與多巴胺
- 推薦樂團 Athletics,並提到癌大喜歡被爆雷。
- 癌大以前確實喜歡被爆雷或劇透,因為追求「又快又爽又急」的多巴胺刺激,但現在正努力改正。
- 過度刺激會讓生活感到空虛,應過規律清淡的生活,才能感受稀有刺激帶來的快樂。
- 仍會因劇情中角色「耍白癡」而忍不住查劇透,但已盡量避免,並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習慣。
早期做股票和現在做股票,盤前盤後功課的差別?
- 功課的數量和頻率大致相同,但內容本質已大不相同。
- 早期:專注技術面,花大量時間看線圖,挑選多頭排列、營收年增率高、剛突破的標的作為隔日目標。
- 現在:偏向基本面,花更多時間看年報,抱持長線思維,了解公司開發新產品、過去幾年產品線、市佔率、產業習慣等資訊,從中找到靈感。
- 最大差異在於:從看線圖轉為研究產業、提升耐心,並敢於蹲左側交易。
- 過去癌大曾說「股票就是要買最強的,只買右上股,不漲停不賣、不新高不賣」,如今理解有時在漲停或新高時根本賣不掉。
- 從「沒有中心思想、市場強什麼就買什麼」轉變為「知道會贏所以蹲左側」,投資策略更有中心思想與主動性。
- 當自己夠強大時,甚至你自己本身就是線圖:自己真心喜歡的標的,買到變多頭,前面還在罵,大家突然變很喜歡。
研究竣邦 -KY 並獲利 20%,後市看法?
投注 AI 軟體整合商,營收高速成長且費用率下降,如何評估前景?
- 個人猜測:騰雲 (6870)
- 公司為百貨業提供 total solution,癌大亦持股,近年營收成長佳、營業費用率同步下滑
- 軟體業營運槓桿高:軟體業是一本萬利的,營收擴大後,EPS 增速通常快於營收
- 評估指標
- 利潤年增率應高於營收年增率,符合軟體商模式
- 若宣稱 AI 導入,營收年增需顯著,且高於產業五年平均
- 營收若低於預期,代表市占遭侵蝕或正被市場淘汰
壽險賣股
- 壽險 (國泰等) 今年因美債與匯率劇烈波動,避險不及,被動砍股以填補獲利,對市場短期有壓力
頂流人士的共同點
- 癌大自謙為「底棲生物、垃圾魚」,稱算命師說他「會被劫財」,所以選擇「裝窮」。
- 現在對「頂流」的定義不再只是金錢,而是綜合能力與內涵。
- 癌大認為,扣除房地產後,淨資產超過一億台幣,且懂一點投資的人,生活品質大致相似,不會再以金錢看人。
- 心中真正的頂流是業內高手,如主計處、廠長、處長等,以及極優秀的分析師 (即使投資績效未必最強)。
- 這些「頂流人士」的共同點是:
- 永不言敗,不容易放棄。
- 工時極長,即使在休閒時也在思考工作。
- 為追求卓越願意犧牲,無法實現 work-life balance,甚至要「拿內臟來換」。
- 抗壓力與受挫能力比一般人強非常多。
- 韌性極高,能長期堅持。